时间:2019-06-27 点击: 次 来源:襄阳商务网 作者:襄阳国栋文化教育 - 小 + 大
中/国/传/统/之/茶/文/化 轻涛起香生玉乳雪溅紫瓯圆 被酒莫惊春睡意 赌书消得泼茶香 当时只道是寻常 松花酿酒,春水煎茶 ••• “数间茅舍,藏书万卷,投老村家。山中何事?松花酿酒,春水煎茶。”用松花来酿酒,用春天的河水煮茶,一幅山间隐居、饮茶酿酒的悠闲生活的画面浮现于我们眼前。为何千百年来,世人对“茶”如此热衷?茶文化代代传承却兴盛不衰? 中国茶文化 ••• 中国茶文化是中国制茶、饮茶的文化。作为开门七件事(柴米油盐酱醋茶)之一,饮茶在古代中国是非常普遍的。中华茶文化源远流长,博大精深,不但包含物质文化层面,还包含深厚的精神文明层次。其实,不只是“喝茶”这一件事,从种茶、采茶、制茶到饮茶都是艺术与学问。中国是个讲究礼节与文明的古国,茶文化在几千年的洗礼中成了中华文化的一部分,“喝茶”也从一件乐事变成了一种礼节、一种艺术、一门学问。 茶文化的起源与发展 ••• 茶起。真正把茶作为饮料、作为一种精神享受,有历史记载的还应从西汉算起。王褒《僮约》中“烹茶尽具”、武阳买茶;东晋常璩在《华阳国志.巴志》中记述了巴蜀地共的很多共梧甚至把茶作为贡品;魏晋南北朝时一些有识之士“以茶养谦”巳成风气。 茶兴。唐代是茶在历史上比较兴旺的朝代,陆羽《茶径》系统总结了唐代及其发前的茶叶生产、饮用的经验,也提出了精行俭德的茶道精神,中国的茶道、茶艺从此产生。当时比屋皆饮的民间茶俗,乃至豪华隆重的皇室宫廷茶宴,以及文人的茶诗词与茶书画,都是茶文化兴盛的表现。 茶旺。到了宋代,茶叶生产进一步发展,饮茶更加普及,宋徽宗皇帝赵佶著《大观茶论》。跟随其后的不少文人雅士也纷纷写诗作茶画。同时饮茶艺术也有了进一步的发展,“点茶”技艺进一步规范,“斗茶”之风盛行,佛门茶事兴旺,饮茶技艺也随着佛教的传播而迅速走也国门传至海内外。 茶广。明清时代散叶茶迅速发展,多茶类的结构逐步形成,饮茶方法也从点茶发展成泡茶,而且泡茶用具也越来越讲究,工艺精巧的紫砂壶、盖碗瓷器茶具等也应运而生。客来敬茶、以茶待客风气更为普及,都市茶馆林立,利用茶馆休闲、谈生意已是平常事,茶馆文化教育得到发展。 茶的种类 ••• 绿茶 毛尖:产于河南信阳,俗称“绿茶之王”。 龙井:泉名。此地出产的茶亦用此名。 碧螺春:产于江苏省吴县洞庭山。茶叶采于春季,制成品紧密缠绕,带螺旋形。 毛峰:产于安徽省黄山 剑毫:产于安徽省潜山县天柱山(大别山区) 猴魁:产于安徽省太平县 瓜片:产于安徽省六安县 珠茶:产于浙江平水 青顶:产于浙江临安天目山 白云茶:产于浙江雁荡山 银毫茶:产于湖南百叠岭 红茶 川红:川红工夫产于四川省宜宾等地,具备紧细圆直,毫锋披露,色泽乌润,内质香高味浓的优良品质。 祁门红茶:简称祁红,产于安徽省祁门 滇红:云南红茶,简称滇红 暖卡红茶:产于河南信阳。温胃暖身,抗御寒冷,索住热量。 信阳红:产于河南信阳 北苑贡茶:产于福建省建瓯市 乌龙茶 铁观音:产于福建省安溪 黄金桂:产于福建省安溪 毛蟹:产于福建省安溪 本山:产于福建省安溪 冻顶乌龙:产于台湾冻顶山 大红袍: 福建省武夷山 单枞:广东省潮州市凤凰镇凤凰山 黄茶 蒙顶黄芽:茶芽条匀整,扁平挺直,色泽黄润,金毫显露;汤色黄中透碧,甜香鲜嫩,甘醇鲜爽。为黄茶之极品 君山银针:产于湖南洞庭湖君山岛 白茶类:产于福建福鼎 松溪白茶:产于福建松溪县 黑茶类: 产于湖南安化 普洱茶:产于云南 著名茶学专著 ••• 唐·陆羽——《茶经》 唐·张又新——《煎茶水记》 唐·苏廙——《十六汤品》 ////////// 宋·蔡襄——《茶录》 宋·徽宗——《大观茶论》 宋·熊蕃 ——《宣和北苑贡茶录》 宋·审安——《茶具图赞》 ////////// 明·朱权——《茶谱》 明·顾元庆——《茶谱》 明·屠隆——《茶说》 明·许次纾——《茶疏》 明·程用宾——《茶录》 明·冯时可 ——《茶录》 明·闻龙——《茶笺》 明·周高起——《洞山岕茶系》 明·周高起——《阳羡茗壶系》 ////////// 清·刘源长——《茶史》 清·余怀——《茶史补》 清·冒襄——《岕茶汇钞》 身临其境,感受茶文化 ••• 读万卷书,行万里路。为了让孩子更深刻地了解中国茶文化,小桔灯决定在3月底举办一场研学营活动,带领孩子们去襄阳谷城的汉家刘氏茶基地,亲自采茶。让孩子们在山林间,在茶树间,用心感受到茶文化的魅力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