时间:2020-03-20 点击: 次 来源:襄阳商务网 作者:左龙岗 - 小 + 大
中亚社区是襄州区肖湾街道办的一个社区。社区党委书记朱秋艳说,她们这个社区有4个小区,1065户人家,共3426人。 就是这样一个不太大的社区,疫情期间的朱秋艳一点不敢马虎,每天早上8点30分准时到办公室,晚上20点30分才能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家。这还是不错的。协助朱秋艳工作的关艳说,疫情刚开始时,还没志愿者,社区工作人员根本掰不过来,好多天朱书记白天黑夜带着我们连轴转,直到后来志愿者到位,才保证了每天一定的休息时间。 居民向朱秋艳咨询离襄复工手续 见到朱秋艳书记,是在今天早上中亚社区所辖的玉龙湾小区大门口。她正在给一个小伙子说事。因不便打扰,我们只好站在一旁等着。不到10分钟,那小伙子面带笑容地离去。朱书记见我问此,说,小伙子在西安上班,过来找我们开证明,急着要赶过去。他是我们社区居民,本着为他个人负责,首先得有他们单位招他回去上班的证明,然后才能给他办我们这边相关证明。如果他到了目的地,下不了高速,得返回襄阳。依照目前襄阳冠状肺炎疫情指挥部的禁令,这种情况下返回襄阳的人员,必须隔离14天。 小伙子离开后,朱秋艳径直去了2号楼的一户人家。因疫情封城,这家人的儿子媳妇又不在跟前,家里只有老人和孙女。所以朱秋艳每天得敲开老人的门,问问身体,量下体温,再看有啥需要购买的。如果有,立马通知商家送过来。 下楼的时候,我问,这样的特殊家庭在这个社区有多少?3户。朱秋艳张口答道。 为小朋友佩戴口罩 走出单元,沿着小区的路,穿梭于楼与楼之间,逐一检查消毒、卫生等事项。我们看到,有少数居民下楼散步,还有没戴口罩者,朱秋艳马上迎上去。因为彼此都已熟悉,那没戴口罩者老远见了社区书记,赶紧将下巴颏的口罩拉上去,散步的则大摇大摆走过来。朱秋艳说,疫情还没结束,不能大意,赶紧回家!被告诉者“好、好好”答应着进了单元。 转完几栋楼,我们朝着大门走去时,朱秋艳叹口气说,在家关这么久了,谁都想出来走走,尤其像今天这么好的天气。这都能理解,但作为我们这些社区工作人员,却不能马虎。一旦出了啥问题,就不是小事。所以,没接到上面的解禁通知,我们必须一如既往地按照疫情期间的工作要求严格执行。 巡查归来 从接触到这会儿,虽然交流不是很多,但我们发现,眼前的这位社区书记,虽然近在迟尺,因戴着口罩,瞧不到她的娇容,但从她清瘦不高的身材和敏健的动作看,不过三十多一点。后来一问,她说,今年36岁了。语气里充满了对如驹般岁月的憾叹。一旁的老周玩笑说,社区书记好像是大妈们干的事,没想到你这么年轻。 在去襄州区灯泡厂小区的路上,我们边走边聊。朱秋艳接老周的话说,我们这里的好多社区书记跟我差不多,还有九零后的。朱秋艳这话,完全颠覆了我们对社区干部固有的认知。 巡查防控点 灯泡厂是个老旧小区,几栋楼房全是上个世纪七、八十年代盖的。一位名叫崔俊峰的志愿者坐在大门里面的一张桌子旁。朱秋艳和崔俊峰打了招呼后,一边查看登记表册,一边询问夜间的情况和早上都有什么人进出。查完了登记册,又拿起测温仪,看有没有啥问题。 我对此不解。朱秋艳解释说,测温仪用时间长了,次数多了,就缺少准确性。我们社区的几个小区,有28个从武汉回来的人员,为了确保万无一失,各个卡点上之前用的测温仪,全部撤了下来,现在用的,全是前天购回的。 检查完卡点的工作,直接去5号楼一户张姓独居老人家。途中,我发现这虽是个老旧小区,却很干净、整洁。朱秋艳告诉我们,因是破产企业,这里过去一直属于“三无”,乱搭乱建十分严重,后来借助“襄阳市创文东风”才改造好的。进来时你们也看到了,门口看不到物业人员,只有党员和志愿者。 朱秋艳 后来了解到,朱秋艳是2016年由肖湾街道潘台社区调来中亚社区的。她家就在潘台那边的园林社区,有一对二岁多的双胞胎。我问她,在潘台社区上班,离家近,也方便照顾孩子,为啥舍近求远?她笑笑说,服从组织安排嘛。我明白,组织把这样一副担子让她来挑,是看中了她干练的做事能力。正是她的到来,改变了灯泡厂及罐头厂等老旧小区曾经脏乱差的面貌,也因此,她走到社区的任何一个角落,大人小孩都认识她,并且老远跟她打招呼、拉家常。 书记,我们啥时能出去? 从独居老人家里出来,我们走到另一栋楼房跟前时,有人站在三楼阳台喊道,朱书记,我们啥时能出去? 朱秋艳仰头回应:“快了!没啥紧要事莫出来,有需要购买的东西随时联系我们哟!”再往前走,有在小区打球、聊天的,不等朱秋艳喊,头一扎,赶紧朝单元楼跑去。 在罐头厂防控点 罐头厂小区在灯泡厂同条线上的西北向,紧挨洪山头社区。这是个典型破产企业的老旧小区。据朱秋艳说,这里的居户多是“半边户”,有的家庭拿工资的人已死,配偶、孩子没工作,靠着打工、或做点小生意生活。我2016年调到这个社区来的时候,发现这里的人家,还在靠烧柴火、煤等做饭,到处黑黢黢的,而且乱搭乱建特别严重。看到这种情况,心里特别难受。就想方设法帮他们通上天然气。可是,112户,只有38户同意安装天然气,达不到安装的基准户。那些不愿安装的,不是不想装,而是掏这笔费用确实困难。我们就两头做工作,才把天然气给装了起来。 检查完大门口的卡点工作,我们重点去的是一户住在一楼的困难户,家里只有母子两,儿子患小儿麻痹症,父亲早逝,母亲没有工作。社区为其办了低保后,日子勉勉强强地能过。轮椅上的儿子,看上去40左右,虽然双腿残疾,但思维清晰,说话利索。听朱秋艳讲,发生疫情后,这“孩子”常到门口卡点,帮不会微信的老主任答复小区微信群里业主们的各种问题,是一位不是志愿者的志愿者。 走访困难户家 从困难户家出来,走在单元门前的道子上,朱秋艳告诉我,这里的下水道当初没设计好,常发生阻塞,搞得地面上全是脏水,人们靠踩垫着的砖头进出。疫情期间的3月9日,居民打来电话,反应这里的下水道又堵了,脏水返到三楼了,求助社区解决。朱秋艳立马撂下手里的活,过来一看,溢出的污水已不能走人,立即将此事给街道办分管城管的领导反映,很快派来专业人员,将下水管道进行了彻底的清理疏通。 罐头厂小区卡点,除了一名社区工作人员,其余均是小区的人。我们出来时,几位罐头厂的人,还在因解决了下水道问题感谢朱秋艳。朱秋艳开玩笑说,要感谢就请我吃饭。门里面的人回答,行,一碗牛肉面,外带一碗黄酒。 社区的午餐,煮快餐面 一圈转下来,已是午饭时间。工作人员拿出几盒快餐面,在自带的电饭煲里煮好,开始吸溜起来。我问,你们不会天天吃这个吧?一个女孩回道,吃了一个多月了好吧,看着头都疼。 用罢午餐,朱秋艳一刻也没敢耽搁,坐在办公桌前查看各卡点交过来的登记表。完了后,得再到各卡点巡查一次。然后返回来,集中精力解决社区出襄返襄人员遇到的问题,并就社区微信群里的居民所提的问题一一给予解答。 闲下来时,朱秋艳翻看双胞胎千金的相片 朱秋艳说,平时虽然也有一些问题,但感觉不到多大压力。可在这疫情期间,突然间感觉压力特别大。我们这个小区自从疫情爆发以来,一直是零感染、零疑似,我很欣慰。你说,万一出现一个疑似、甚至是确诊病例,那就不是一个人的问题,而是全家、一个单元、甚至整个小区的事。所以特担心这种可能出现。唉——,有时连觉都睡不好。 看着朱秋艳后面还有很多事要做,我们与她做了告别。走出中亚社区,白亮亮的阳光正从西南向照射过来,很晃眼。绿化带上的石楠也跟着发出光来。对岸路旁的几株桃花,粉红粉红,在这午后的阳光中,显得格外惹眼。 (文中图片:周政) |
上一篇:战“疫”行动中的“最美”守卫者
下一篇:九零后社区书记朱文超的一天